为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促进法律适用统一,助推北京法院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北京法院组织开展了第十届优秀裁判文书评选工作。北京四中院于颖颖法官审理的“某机械公司与瑞典某科技公司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一案文书获评一等奖。
近期,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网站分批刊载了14件中国法院适用国际条约的司法案例,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成功入选。
涉外审判人才在涉外司法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做好涉外司法工作必须加快培养涉外审判人才。近年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立足集中管辖全市涉外案件的职能优势,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涉外审判人才的进程中,坚持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并重,推动执法办案和调查研究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分类研修和靶向培训,以此夯实人才根基,为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倡议、“两区”建设和首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第九届大国司法论坛暨《海牙管辖权公约》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主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等单位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的40余位理论及实务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军及法官郝文婷受邀参会并发言。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十一届“金法槌奖”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评选结果与2023年度全国法院“十佳百优”新媒体账号作品正式揭晓,北京四中院出品的《竞速72小时》不负众望,在227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微电影类一等奖与最佳导演奖,《一张照片里的“秘密”》获评百优新媒体作品。
为进一步提升仲裁员队伍的办案水平和专业素养,近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北仲)举办2024年度仲裁员业务专题培训暨第七期新聘仲裁员培训会。本期培训主题为“仲裁司法审查重点及典型案例分析”,北京国际商事法庭马军庭长应邀授课,400余名仲裁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培训。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评审结果公布。北京四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单国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龑主持的课题《海外利益司法保护问题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
2024年11月28日上午,北京四中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对该院司法支持和保障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十项机制和措施进行通报,并对外发布仲裁司法审查十大典型案例。这是北京四中院第五次对外发布仲裁司法审查相关情况。
近日,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李冬梅应邀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以《涉外商事审判实务》为主题为法大法硕学子讲涉外商事案件审判实务系列课程。课堂上,李冬梅法官结合典型案例,讲授了诉讼请求的固定、法律规范的适用等涉外商事案件审判流程相关内容。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为您提供诉讼、调解、仲裁等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指南,帮助您了解纠纷解决的可能和适当途径,为您提供域外法查明、涉外翻译、涉外公证认证等法律服务指引,推动国际商事纠纷的实质化解决。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为您提供诉讼、调解、仲裁等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指南,帮助您了解纠纷解决的可能和适当途径,为您提供域外法查明、涉外翻译、涉外公证认证等法律服务指引,推动国际商事纠纷的实质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