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普法活动中,CBD核心区的企业代表纷纷向法官提问。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军以“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北京国际商事法庭的司法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法庭的设立背景、运行情况、人才培养等工作,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展示法庭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益经验与机制创新。
2025年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日前,国家法官学院组织的阿拉伯国家法官研修班到访北京四中院,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北京四中院副院长李迎新、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军陪同参观并共同座谈。
据悉,自2022年7月试点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以来,北京市司法局推动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实体平台,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争议解决机构以及司法鉴定、公证、法律查明、司法会计等法律服务和泛法务机构,持续推动法律服务资源要素融合,为商事争议解决提供了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7月28日下午,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热情接待了“京台青年法学专家学术沙龙暨台湾法学师生研习营”参访团。 北京四中院副院长李迎新对来访的29位台湾法学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全程陪同参观。
7月21日-22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让我们通过一张图片详细了解人民法院如何抓好《意见》六方面部署落实落地,持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
7月21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班式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并讲话。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能。为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2025)11日在湖南长沙开幕,论坛主题是“深化经贸法治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最高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10日发布了首批6个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其中,北京四中院民庭(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审理的某电力公司与某电站设备公司、某环保能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入选。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为您提供诉讼、调解、仲裁等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指南,帮助您了解纠纷解决的可能和适当途径,为您提供域外法查明、涉外翻译、涉外公证认证等法律服务指引,推动国际商事纠纷的实质化解决。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为您提供诉讼、调解、仲裁等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指南,帮助您了解纠纷解决的可能和适当途径,为您提供域外法查明、涉外翻译、涉外公证认证等法律服务指引,推动国际商事纠纷的实质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