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网站分批刊载了14件中国法院适用国际条约的司法案例,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成功入选。
涉外审判人才在涉外司法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做好涉外司法工作必须加快培养涉外审判人才。近年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立足集中管辖全市涉外案件的职能优势,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涉外审判人才的进程中,坚持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并重,推动执法办案和调查研究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分类研修和靶向培训,以此夯实人才根基,为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倡议、“两区”建设和首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评审结果公布。北京四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单国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龑主持的课题《海外利益司法保护问题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
2024年11月28日上午,北京四中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对该院司法支持和保障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十项机制和措施进行通报,并对外发布仲裁司法审查十大典型案例。这是北京四中院第五次对外发布仲裁司法审查相关情况。
近日,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李冬梅应邀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以《涉外商事审判实务》为主题为法大法硕学子讲涉外商事案件审判实务系列课程。课堂上,李冬梅法官结合典型案例,讲授了诉讼请求的固定、法律规范的适用等涉外商事案件审判流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