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大国司法论坛暨《海牙管辖权公约》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主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等单位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的40余位理论及实务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军及法官郝文婷受邀参会并发言。
《海牙管辖权公约》作为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管辖权和判决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继2005年《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与2019年《海牙判决公约》之后,国际社会对深化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减少平行诉讼、塑造国际司法秩序的又一次尝试和努力,将有效缓和国际民商事司法管辖权冲突,增强国际民商事纠纷解决的可预见性。如何实现中国对《海牙管辖权公约》所涉问题的利益关切,推进涉外法治工作、促进国际法治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是我国国际私法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课题。
研讨环节,马军庭长结合平行诉讼的典型案例,围绕司法实践对公约的需求、体系性思考并构建沟通机制、拒绝司法及策略诉讼等问题进行发言,郝文婷法官围绕公约关于管辖权的具体规定、联系要素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发言。
下一步,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将继续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要求,推荐涉外审判人才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研讨活动,培养政治过硬、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精通涉外业务的涉外商事审判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涉外法治建设作出贡献。